当前位置:首页 > 区县动态 > 丰县

丰县王沟镇以边界统战新实践赋能高质量发展

来源: | 发布时间:2025/11/14 16:47:04

|

作为地处省际边界的乡镇,王沟镇始终立足“地理位置特殊、人员往来频繁、治理任务艰巨”的实际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》,创新构建“党建领航、跨域联动、服务为本、治理赋能”的边界统战工作体系,将统一战线的“软实力” 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“硬支撑”,探索出一条具有边界特色、可复制推广的统战工作新路径。

一、建强“党建领航与跨界联动”机制,筑牢边界统战“桥头堡”

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统战工作全过程,破解省际边界统战工作“各自为战”的难题。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强保障。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“镇党委、村党组织、网格统战联络员”三级责任体系,将统战工作纳入高质量考核和村目标管理,实现“有人管、有人干、有实效”。同步组建“边界统战工作联盟”,联合毗邻省份乡镇党组织签订《跨区域统战工作协作协议》,明确联席会议、信息共享、活动共办等6项机制,今年以来召开跨界统战联席会议1次,协调解决跨域事项5件。二是强化思想引领聚共识。将党的二十大精神、统战政策法规纳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村 两委学习内容,通过“专题宣讲、乡音解读、阵地宣传”三维模式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边界文化广场等阵地,开展政策宣讲2场,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,推动统战理念在边界群众中入脑入心。三是建强骨干队伍提能力。选拔政治素质高、群众基础好的村两委成员、乡贤代表、企业骨干组建边界统战志愿服务队,开展政策解读、矛盾调解等专题培训,打造“懂政策、善协调、能服务”的专业化队伍。

二、创新“资源整合与双向赋能”模式,激活边界发展“动力源”

立足边界地区资源禀赋,以统战桥梁纽带作用打破地域壁垒,推动要素流动、资源共享。一是搭建乡贤赋能平台。建立涵盖企业家、能人志士、退休干部等在内的乡贤人才库,收录跨界乡贤35名,常态化开展“乡贤返乡话发展”恳谈会,今年收集产业合作、基础设施建设等意见建议17条。筹备引导乡贤牵头成立边界产业发展协会,推动特色种植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深度合作,带动周边地区就业。二是深化“统战与产业”融合。组织民营企业家、党外人士开展跨界产业调研,打造“边界特色农产品产销联盟”,通过“统战搭桥、电商赋能” 模式,借力本地特色品牌龙地庄园,帮助农户销售果蔬、特色药材等产品200余吨,销售额突破300万元。三是推动民生服务共享。联合毗邻乡镇统战力量,建立“边界公共服务共享清单”,在教育助学、医疗义诊、养老服务等领域开展协作,今年共同组织“同心惠民”活动2场,惠及群众400余人次,让边界群众感受到统战工作的温度。

三、构建“网格治理与跨界调解”体系,守护边界和谐“平安线”

将统战工作融入基层治理,破解省际边界矛盾纠纷化解难、治理效能不高等问题。一是健全“统战融入网格”治理格局。按照“边界联动、全域覆盖”原则,划分4个跨界统战网格,由村两委成员、统战联络员、边界志愿者担任网格员,建立 “日常巡查、信息上报、快速处置”工作机制,今年以来收集社情民意26条,办结率达98%。二是打造跨界调解品牌。组建“统战联络员、边界调解员、乡贤评理员”三位一体调解队伍,制定《跨区域矛盾纠纷调解流程》,在边界村设立“同心调解室”,累计化解土地确权、邻里纠纷等跨界矛盾12起,调解成功率100%。三是强化风险联防联控。针对边界地区宗教活动、流动人口管理等重点领域,建立跨区域信息共享和联合排查机制,开展宗教政策宣传、反邪教警示教育等活动1场,筑牢边界意识形态安全防线。

四、厚植“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结”根基,凝聚同心同向“向心力”

以文化为纽带增进边界群众情感认同,画好民族团结、社会和谐“同心圆”。一是打造文化交流阵地。依托三省井边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建设“同心文化长廊”,展示三地民俗文化、统战成果,参与群众1000余人次。二是深化民间互动联谊。利用春节、中秋等传统节日,组织边界群众开展歌舞展演、书画交流等联谊活动,促进两地群众在文化互动中增进感情、凝聚共识。建立“边界青年联谊群”,线上线下结合搭建沟通平台,营造“边界一家亲”的良好氛围。三是选树先进典型引领。挖掘宣传边界地区统战成员在产业发展、公益慈善、矛盾调解等领域的先进事迹,评选“边界同心人物”,通过事迹宣讲、媒体报道等方式,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,激发群众参与统战工作的积极性。

实践证明,省际边界统战工作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强根基、机制创新破壁垒、服务大局显作为、凝聚共识促和谐。下一步,王沟镇将继续深化边界统战工作创新,持续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,不断提升统战工作科学化、规范化水平,让统一战线这一“重要法宝”在守好边界、服务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,为谱写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新篇章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经验。